【中国电子报】姜毅:数字化为舞台艺术插上科技之翼

独乐乐不如众乐乐。从央视春晚应用在舞台节目演出的XR虚拟布景、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运用的缤纷炫彩的AR中国结、再到刚刚过去的中秋节河南卫视在XR摄影棚录制的《中秋奇妙游》以及咪咕在厦门打造的元宇宙AR夜景秀……

VR/AR/MR已经摆脱了小众娱乐的“标签”,成为普通老百姓从电视机上、手机上、甚至走在路上就能享受的娱乐方式。

XR演播室为何成为广电媒体业的“香饽饽”?在节目中加入AR、VR等XR元素为何成为当前流行趋势?

利亚德集团副总裁兼COO、虚拟动点董事长姜毅在接受《中国电子报》采访时表示,驱使越来越多媒体和节目导演组使用XR等黑科技制作节目主要有三个原因:一是,传统美工布景无法100%呈现出艺术家脑中天马行空的想法,而借助XR等技术,这些创意想法可以被原汁原味地呈现,黑科技开拓了艺术家还原艺术的新路径。二是,XR科技呈现出的整体舞台效果更加炫酷更加丰富绚烂,给观众的直观感受更加震撼和赏心悦目。三是,XR虚拟影棚可以大幅降低运营成本,提高盈利效率。

姜毅举例说,利亚德也在用AR/VR结合数字化的手段去制作儿童剧和舞台剧,以往大型演出,演员工作人员的总人数往往会达到上千人,员工成本和演员排练和管理都十分复杂,而数字化演出大幅降低了参演演员的数量:伴舞演员可以通过虚拟化的手段呈现,几个主演就可以完成一台大型的演出。“数字化解决方案和电子显示屏都是只需一次性投入,后续的运营成本很低,因此大家愿意去尝试这些数字化的方法降本增效。”

据了解,利亚德曾参与国内外二十余家媒体的演播室数字化改造,还参与了很多XR沉浸式演出的创意和实践,如旗下数虎图像担纲2022河南春节晚会XR创意太极《下一秒》多媒体视觉创制,旗下德火科技为新华网媒体创意工场打造LED沉浸式MR演播室。

行业专家告诉《中国电子报》记者,诸多核心技术在各企业主体推进应用落地探索时得到了突破和落地。

对于VR、AR、MR、全息显示等技术在演艺舞台上的呈现,行业从业者则表示技术仍有进步和提升的空间。姜毅认为,科技发展仍有巨大提升空间。他举例说,当前全息演讲受环境光影响制约较大,让全息影像更加突出就需要环境对比反差很大,需要对环境和设备进行改造和优化。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,可能会逐步降低对环境条件的挑剔度,呈现的虚拟形象也会更加鲜活。此外,脑机接口、语音口令等更智能的技术将代替人们的手工作业;未来这些技术呈现的分辨率、对比度也会越来越高,呈现的效果更加的鲜活灵动。

尽管相关技术还未尽善尽美,但行业从业者都十分看好XR在演艺影视行业的发展前景。姜毅表示,随着制作方对成本控制的诉求就会越来越强,数字化的影像呈现代替人工将成为一个刚需。随着科技的进步,相关技术发展的越来越简单好用、数字化的影响会越来越逼真,这也会让数字化在舞台表演中有更多的用武之地。